「微調」課綱蘭花盆栽 抗議什麼

教育部於2014年通過高中「課綱微調」,內容就「當代台灣史」作了大幅度調整,主觀定義台灣地位與兩岸關係,課文用字遣詞的修訂也備受爭議,例如,使用帶有歌頌意味的「光復」取代中性的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」。課綱遭批「去台灣化」,但教育部不顧眾人非議,將於今年8月強制實施新課綱,原因何在?我們試著回歸學習台灣歷史的根本來找答案。

多元族群下的台灣歷史

台灣作為主權國家整形外科,為什麼要學習中國史?父母一代,會開玩笑說,自己可以把中國大陸的幹道鐵路倒背如流,卻不知怎麼從台北坐車到高雄。

悠悠三千年中國歷史,可說是所有華人對族群認同的根基,這些人從明、清以降,自中國移民到世界各地,至今保有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習俗,大家仍然過著農曆新年、秉持孝道就是最佳證明。遑論台灣和中華文化有著深切的難解之緣,老一輩對留在中國的故鄉、血緣都有難以割捨的情感。而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,自然會好奇自己的親族、血緣來自哪裡,也就理所當然地接受「中國史」這個溯源的教育。

長久以來,台灣的國際關係複雜,住在小島上的人更是形形色色,從原住民、早期遷台的漢人、隨國民政府來台的人,以至於族群融合的新世代和嫁娶來台的新移民。若說學中國史是為尋根溯源,那麼在未來,說不定因為新住民增加,我們會需要學習越南、泰國、印尼等地的歷史呢!

當權者為取得正當性 扭曲歸屬及認同

我們在發掘歷史真相的過程,除了歸咎事件責任外,為的是讓人們看見,這些榮耀的、醜陋史實背後都有其來龍去脈,全面學習才能獲得澎湖民宿推薦史觀,進而找到屬於自己土地的歸屬感。

倘若從小就能了解自己生長的土地,對身處的國族產生認同,便會關心其發展、全心付出;然而,當權者編修教材、掩蓋真相,或許享受了在歷史課本上被讚頌的虛榮,長此以往的鞏固名譽。卻沒想到,學童對於家鄉種種錯誤的認知,使其逐漸失去對國家的歸屬及認同,終將導致族群分裂。

中國古代朝政時期,改朝換代後,執政者將自己豐功偉業寫進正史,前朝的末代君王自然落得聲名狼藉,史實真偽難辨。如今,在以「自由民主」為傲的社會中,歷史理當不受政權轉移影響;然而,當權者與帝王無異,仍一手操著史官的筆,左右史實、箝制人民思想,豈不怪哉?

歷史課本上的字句不需要以「中國史觀」或「台灣史觀」呈現,更不該是一小群人將自己的史觀強加在學生身上。台灣的歷史是發生在「人」身上的故事,故事拼湊成真相,學習歷史的孩子會消化、然後成長,將光榮的故事做為民族的驕傲;將悲慘的故事做為借鏡。這個世代的我們毋須掩蓋犯過的錯誤,而是要睜大雙眼,見證屬於自己的時代。



E366E88B0950C687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fx81rc60g 的頭像
    lfx81rc60g

    關鍵字行銷2

    lfx81rc60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